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其他 (008) 情緒指數與操作

















巴老有句名言: 『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

要知道別人是不是恐懼,我借用世新大學的研究結果:
台灣投資人情緒指數,以前二個月出一次,現在不知道為什麼改成六個月出一次(沒錢做民調嗎?)網址是: http://contract.shu.edu.tw/~emotion/ 。它的問題如下:

台灣投資人情緒指數編製方法
情緒指數(樂觀指數)=個人指數+經濟指數


個人指數(Personal Index):由3題個人面向之指數問題構成。
經濟指數(Economic Index):由4題經濟面向之指數問題構成。

每一小題共有5種選項,每個選項分數如下:
A.非常樂觀(+2)、B.有點樂觀(+1)、C.中性(0)、D.有點悲觀(-1)、E.非常悲觀(-2)。
而樂觀程度依比例予以加權平均


個人指數問項
1.整體而言,請問您對於未來三個月內能不能達到您股票投資個人目標,樂觀程度如何?
2.整體而言,請問您對於未來一年內能不能達到股票投資個人目標,樂觀程度如何?
3.請問未來一年內您收入能維持在目前指數以上樂觀程度如何?


經濟指數問項
4.請問您對於未來半年內經濟成長率,您樂觀程度如何?
5.請問您對於未來3個月內失業率,您樂觀程度如何?
6.請問您對於未來3個月內股市表現,您樂觀程度如何?
7.請問您認為物價變動(上漲、下跌或不變)對股市投資影響,您看法如何?


 和台經院發佈的景氣訊號相比,這裡都是個人主觀的意識。從情緒指標的歷史記錄來看,過去幾年比較大的事件如 SARS,馬英九當選,都會使得情緒指數特別高或特別低,從"結果"來看,這幾個點是很好的進場或出場時機。當然我們都無法預測未來,即便知道5000點以下要把身家押下去,要這麼作還是需要修練(身邊有幾個總是持股滿檔的朋友例外)。

  市面上有許多本投資心理學的書籍,前陣子發現 John R. Nofsinger 寫的這本還不錯。當你自己做了許多功課,口袋有十檔以上的目標,想著等這十檔到了目標價,就要去買,前陣子四千點時,很多股票都到了這種情況,但自己有沒有進場去買? 大部份沒有。當時心理非常討厭,或著是不太想聊股票(賠很大),或是去了解公司時,也不認為訂單的能見度太好...etc 。反觀上一波九千點時,當時賺了錢,嘴上沒說出來,心理認為自己是不可一世,其實也沒那麼了不起。

  Nofsinger 提到有三種情況下會使得人們做出不理性的決定: 1. 賭資效應:贏錢之後,較願意承擔風險。 2. 蛇咬效應(風險嫌惡):輸錢之後,較不願承擔風險。3. 損益打平效應:輸錢之後,容易選擇孤注一擲。賠錢的時侯自己或多或少會有這種感受,但此時更應該冷靜下來,十全大補男裡面的 Shane Falco 說他最怕的是流沙:

Shane Falco: You're playing and you think everything is going fine. Then one thing goes wrong. And then another. And another. You try to fight back, but the harder you fight, the deeper you sink. Until you can't move... you can't breathe... because you're in over your head. Like quicksand.

  你越掙扎,就陷得越深...。避免這種情況的其中一個方法是找幾個朋友,理性地討論。 To be continue ...